【“江苏·生态河湖在行动”系列报道】无锡:河湖“点睛”“明珠”闪亮

2017-12-11 09:09:34 柯桥水务

  □本报采访组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在全国首创河长制,探索出一条河湖水问题治理新路;十年后,河长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国全面推行。11月15日,时值初冬,记者来到无锡,探访十年实践给河长制发源地带来的河湖嬗变及对城市的深远影响。

  生态优先金色山联的“绿色”生产力

  

  白墙黛瓦农家院,波光粼粼门前塘。走进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山光水色,空气清新,游人往来拍照,欢声不断,笑语盈盈。

  山联村地处锡山、常熟、江阴三地交界的顾山脚下,村前屋后有大大小小156条内河,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我们到达时正是贡皇菊收获期,千亩菊花灿如海洋,生动诠释了村头宣传牌上“中国美丽乡村·金色山联”的“金色”含义。

  村委会主任朱虹告诉我们,从贫困村变为国家级生态村、江苏省最美乡村,水环境治理提升是基础和关键。十年前,朱虹以大学生村官身份回到家乡:“对上争取到的第一笔资金就来自市水利局,我们用这笔钱建了挡墙,铺了石驳岸。”

  十年间,山联村在保留水乡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新农村建设,清淤河道恢复河流活力,铺设管网集中处理污水,组建专业队伍保洁河道,以水乡优美环境为“资本”,挖掘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水产养殖远近闻名,菊花产品远销全国。环境美起来,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2016年,山联村接待省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2200多万元。

  在今日中国,河湖状况是衡量经济发展科学与否的一把绿色标尺。

  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指出,环境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产业结构问题,必须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去解决。

  近几年,经历大自然警示的无锡,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理念,以河长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升级;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总量排放,累计关停“三高两低”“五小”企业2766家,劝退否决1100多个不环保项目;用水效率持续提升,万元GDP取水量全省最低,全面建成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群,走出了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善作善成“自选动作”有声有色

  

  “河长不是每天去看一看就行了,你得进到企业、村庄、农田、老百姓家里去找原因,每条河情况不一样,必须科学精准治理。既要认真,更要动脑子。”

  说起治河,有7年河长经历的锡山区厚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镇级河长汪苏湘颇有心得。担任九里河、北灰洲浜、新塘西河3条河道的河长以来,汪苏湘共实地踏勘了65个自然村、86家工业企业,协调相关部门为所有河道建立档案,因河施策,负责的河道水质明显改善。

  通过全面深化河长制,无锡把河湖管理保护责任真正落实到各级党政领导头上。5635条河道全部配齐河长,13条主要入湖河道实行“省市双河长”管理,由江苏省和无锡市主要领导共同担任;25条市级主要河道由各市(县)区主要领导担任河长;河长职责和相关工作要求以政府文件形式固定下来,市级河湖“一河一策”全部出台,开出精准治河良方。汪苏湘们担起责任,沉下身子,在“责任田”里深耕细作。

  各地在按要求做好河长制工作“规定动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江阴市开展“六水共建”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水韵江阴”;惠山区推行河长保证金制度,推动各级河长履职尽责;梁溪区成立水务集团,统筹水污染防治和水系治理;滨湖区把全区40多条支浜升级加入区级河长制管理范畴;新吴区对1459个街区展开小流域整治;锡山区依托水美乡村建设提速河道环境综合整治……

  从太湖蓝藻治理“无锡模式”到全国湖泊治理蠡湖典范,从独具特色的河湖管理“无锡经验”到打造河长制“升级版”,无锡以探索和实干精神,为全国河湖管理与保护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和标准。

  诗意栖息全民共享生态红利

  

  水光潋滟,秋彩斑斓。走在九里河长长的滨水木栈道上,岸边的垂柳以绿中带黄的秋装展示着湿地公园“碧波柳岸”的生态主题,河长公示牌下深紫色的灌木与远处的树木遥相呼应。一场沿河健步走活动正热火朝天进行——九里河周边居民已记不清沿线近年来举办过多少次 “千人徒步”“畅享锡东新城慢生活”之类的活动。

  距离九里河十几分钟车程,是一众网友力荐的“无锡最美公路”。路边,胶山南新河流水潺潺,与周边绒毯般的绿地、色彩斑驳的树木、自然起伏的地形完美融合。来此自驾游的刘先生说:“这条路有多美?这么说吧,很多经过的车主自动‘龟速’驾驶,不忍开快!”

  优美河湖是折射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在水域面积占总面积32.4%的无锡,健康的河流、优美的水环境是“太湖明珠”闪亮的光芒,是市民诗意栖息的基础。采访中,太湖大堤上散步的准妈妈,贡湖湾悠闲架竿的垂钓帅哥,九里河健步走的行者,胶阳路游览的游客,蠡湖畔带孩子玩耍的妈妈,表达的是同样的惊喜——“无锡的河真是变化大啊!”“水环境好多了。”

  九里河、胶山南新河从不起眼的江南河道变成区域环境的“高光点”,是无锡河湖系统治理、整体提升、力求长效的体现,是从过去主要抓污染物和总量减排到现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转变,通过从生产和生活两端抓源头、从治理和保护两手抓减污、从约束和激励两头抓推进,突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长效治理。

  无锡市水利局局长张海泉表示,河湖治理不能简单追求完成率,要着力在提升整改质量、整改效果和群众满意度上下功夫,为老百姓提供更有数量和质量保障的水资源,更文明的水生态。

  系统治理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太湖无锡水域水质首次好于太湖整体水质,连续十年实现太湖安全度夏;全市河湖水质持续向好,高分通过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验收。公众对水生态满意度、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无锡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内地宜居城市第一名。

  张海泉说,无锡人口密集,产业集中,环境容量小,河湖治理的效果不易显现。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相比,无锡河湖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采访组成员:李先明 吴卿凤 马颖卓 陈静 滕红真 成怡昕 楼锋)

  来源:中国水利报

作者: 李先明 吴卿凤 马颖卓 陈静 滕红真 成怡昕 楼锋
责任编辑: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