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直击】久久为功 保一方平安——广西防御近期强降雨侧记

2016-06-01 09:56:33 柯桥水务

 

治理后的广西象州县罗秀河普化村河段    本站记者 段玲玲/摄

  □本站记者 段玲玲 骆远柱

  5月19日晚到20日下午,广西遭遇年初以来最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全自治区有13个市出现暴雨以上天气,尤以北部、东部为甚。这也是广西今年入汛以来第5次致灾性强降雨。

  年均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的广西,防洪压力一直不小。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85%,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旱涝交替、旱涝急转时有发生。石灰岩地层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蓄水条件差。“广西一直都欠缺风调雨顺,防汛抗旱防台风任务从来都很重。”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办副主任何品志说。

  通过狠抓责任制落实,依靠多年建设的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保障,周密部署,科学预测,合理调度,广西有序、有力、有效地做好了包括“5·20”强降雨在内的多轮强降雨防御工作。

  高度重视 层层落实

  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5月25日,记者随来宾市防办副主任韦荣誉来到辖区内下六甲水电站查看防汛情况时,与象州县新任副县长韦国嵩不期而遇。分管水利工作的这位副县长前一天刚刚上任,随之成为下六甲水电站防洪抢险指挥部的新任指挥长。上任第二天,他就前来检查水电站工作,并对接交班事宜。

  据了解,针对今年市县乡镇政府换届、前后任交接的问题,广西各地及时调整,充实防汛抗旱指挥力量,做好调整人员的工作交接和责任落实,并强化行政责任人的防汛抗旱业务培训。

  “在抓责任落实方面,我们是实打实的。”何品志说。汛前,自治区核定了市县行政首长责任人,重点防洪城市、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防汛责任人名单,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严格把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防指各成员单位、基层一线,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环节。

  同时,全自治区乡镇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1100多个,实现有人员、有制度、有预案、有物资、有队伍,基本形成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四级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

  5月24日,在此次强降雨中受灾最严重的玉林市容县,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正实时显示各地雨水情和天气情况。容县水利局局长张伟在大屏幕前仔细查看了一会儿,转身对记者说:“‘7个文件’出台以后,我们广西上上下下各级一把手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视,确实是不同以往,有目共睹。”

  “7个文件”是什么?

  原来,2014年年初,自治区出台了《关于重大气象信息和重要汛情旱情报告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规定(试行)》等7个防汛抗旱重要文件,从组织保障、责任落实、操作规程、责任追究、配套制度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防汛抗旱工作措施,并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规定重大气象信息和重要汛情旱情要及时报告;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要亲自研究部署应对工作。

  “7个文件”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视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

  领导重视,信息及时,密切配合,反应迅速,群测群防,广西防汛防台风长效机制逐步确立。

  系统有力 预防充分

  应对山洪迅速有序

  “今天晚上将有阵雨或暴雨,并伴有雷电和短时大风,请大家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树木等倒塌灾害。”5月20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桥头村的大喇叭里发出这样的声音。每当县防汛办发布防汛信息,桥头村的村民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听到,并做好应对灾害险情的准备。

  恭城县已在117个村(居)委安装了防汛喇叭,并就喇叭的使用,对各村防汛信息员进行了培训。通过“山洪灾害预警系统接收机+大喇叭”这种方便、经济、覆盖面广的方式,该县解决了预警信息送达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同样是20日上午,玉林市容县,天空像是撕开了一道大口子,暴雨倾盆而下。黎村镇位于这道“口子”的中心,特大暴雨在这里迅速引发山洪。由于预防得当,演练有效,反应迅速,应对有力,黎村镇在“5·20”大暴雨中没有发生一起人员伤亡。

  在广西,山洪灾害易发区几乎遍布全自治区。而洪涝灾害死亡人数有八成左右都是山洪导致。得益于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广西近几年山洪灾害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去年更是减少73%。据了解,广西目前有94个县(市、区)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易发区基本实现全覆盖。

  大雨到5月23日已趋近尾声。这天晚上,象州县落脉村科技文化室里热闹非常,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爱心艺术团到村里开展防汛抗旱宣传演出。演员们将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等知识以彩调、快板、小品等形式表演出来,贴近实际。村民李冠乐说:“我们村是山洪灾害易发村,这样的演出使我们知道了怎么逃生和自救互救,很受教育。”

  “说实话,应对山洪灾害说到底还是在‘防御’二字,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一是预警;二是演练和转移,包括日常普及。让群众知道要转移,怎么转移。”玉林市防办主任朱仁说。

  提早备汛 夯实基础

  水利工程保驾护航

  凡事预则立。防汛备汛尤其如此。

  在“5·20”强降雨来临之前,自治区防指多次向各有关市县发出防御预警,各地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和雨水情变化,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今年全自治区范围内的汛前大检查工作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何品志介绍。

  4月12日,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张秀隆深入梧州检查防汛工作;自治区防指派出14个检查组到各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4月22日,自治区防指、水利厅召开全自治区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专题部署水库水电站安全度汛工作。开展水库蓄水安全专项检查,对广西4500多座水库逐一进行检查,逐库落实行政责任人、安全管理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各地把水毁工程设施修复作为防汛备汛重点内容,应急处理险工险段,及时消除隐患,确保防洪安全。

  在防灾抗灾工作中,近年新建成的一批水利工程和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发挥了重要作用。5月8日强降雨来临前,来宾市下六甲水库提前腾空库容,错峰蓄水1018万立方米,最大拦截洪峰流量达到510立方米每秒。

  强健命脉,江河无恙,百姓安宁。“十二五”期间,广西累计投入89亿元,全面完成规划内337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或恢复防洪库容5.18亿立方米;治理中小河流267条,治理河长1858公里。至2015年年末,重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其他县(市、区)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目前,我们正在做一个相当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预案修编。”何品志说,他们正在组织专家对洪涝灾害、台风防御、山洪灾害防御、干旱防御等193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进行审核修订,增强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江河安澜,非一日之功。民生安乐,是广西水利人为之献身的核心动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作者: 段玲玲 骆远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