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全面夯实保障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基础

2014-12-15 08:33:59 柯桥水务

——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讲话精神系列评论之五 

  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之本,粮食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稳定。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对我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粮食安全必须要有坚实的农田水利的基础保障。李克强总理在水利部考察时再次强调关于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高度重视,对民生福祉的高度关注,对水利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包括广大水利工作者在内的有关各方,必须团结协作,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农田水利基础。

  洪涝干旱灾害频发和人多地少水少的国情水情,决定了我国必须把着力扩大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末级渠系年久失修、维护管理薄弱的现状,决定了目前阶段必须把加快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作为促进粮食安全的现实选择。

  “有收无收在于水”。粮食丰歉,水的影响最大。自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水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关分析表明,目前我国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8%,但近3/4的粮食、90%以上的经济作物产自大中型灌区,灌区商品粮贡献率在90%以上。在关乎粮食增产的众多因素中,灌溉面积的增长是最主要的因素。

  但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却难以长期可靠地支撑13亿国人的粮食需求。我国现有大中型灌区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长期运行中老化失修严重,许多地方依然还要“靠天吃饭”,远不能适应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尽管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投入对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但资金需求远远不能满足。

  大中型灌区尚且如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更加薄弱。许多地区的水库、水渠因年久失修面临病险等问题,无法再发挥多雨季节蓄水、干旱时节保收的效果。全国灌区工程基本完好率低,农田水利欠账多。如果“靠天吃饭”的现状不能彻底扭转,一遇洪涝干旱灾害,局部粮食减产从而导致总产量减少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今冬明春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末级渠系,加快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总理指示言犹在耳,如何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尽快抓出成效,是摆在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只有下大力气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农田水利保障。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夯实保障粮食安全的农田水利基础。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推进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建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依托,科学确定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模、目标任务和工程布局,确保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水利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工作,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

  二要进一步强化资金投入。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改革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方式,通过财政以奖代补、奖补结合,以及优惠贷款、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带动社会资金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努力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渠道、多元化。要广泛调动受益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工投劳兴修水利。

  三要突出重点。着力扩大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在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新建一批灌区,突出重点,实施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快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加快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

  四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要建立“产权清晰、权责一致”的管护机制,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问题,遵循“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严格界定各类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通过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落实管护责任主体,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要按照“民建、民管、民有、民营”的模式,逐步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培育成为用水和管水主体,赋予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灌溉工程自主管理职权,建立群管为主、专管为辅、专群结合的新型农田水利服务体系。

  当前,要按照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大力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广泛组织发动,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并为长远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中国水利报
 
 
责任编辑: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