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供水行业积极探索以老旧供水管道改造更新为载体的提升供水水质、降低管网漏损和保障管网安全运行的系统治理措施,努力为上海市民提供更优质、更高效和更安全的供水服务。
在即将开始的“十四五”期间,本市供水行业将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2000公里以上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持续提升供水管网精细化运管能力和水平。
“智能检测”助推城市供水管网运管精细化。“像绣花一样精细”地管理好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地下庞大的供水管网,供水行业应用Sahara等管道内检测新技术,为管道进行全面“体检”。Sahara技术的全称叫Sahara系缆式检测技术,可以在不断水的情况下,在供水管道内部进行检测,确定漏点位置和估算渗漏量,并对管道内壁气囊进行定位和长度测量。在此基础上,绘制三维管道走向图,进行温度和压力测量并提供视频资料,使工作人员可以清晰掌握阀门状态、支管、内衬层质量、堆积物及局部淤塞等关键信息,同时对金属管道腐蚀情况进行评估。目前,本市供水行业采用该技术检测的管道口径为DN300-DN1800,材质包含预应力混凝土管、PE管、钢管、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等,最大检测管道的管龄超过120年。
“微创技术”助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高效化。传统的供水管道更新改造一般需要开挖路面占道施工,不仅影响交通,还会引起扬尘和噪音,对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本市供水行业正在积极探索“管道微创技术”,即非开挖修复老旧供水管道。以鲁班路(中山南一路至龙华东路)路段管道改造为例,该处原有一根1966年敷设的全长250米DN300灰口铸铁管,服役超过54年,近年来频繁出现渗漏等情况,受周边交通等影响,迟迟无法施工。
今年“夏令热线”期间,本市供水单位首次运用CIPP常温原位固化开挖修复新技术,将浸渍好树脂的玻璃纤维软管拉入待修的老旧供水管道中,充气后进行常温固化,并在修复后实施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检测维护。该技术在供水管道改造成功的试点应用,高效助力了上海城市老旧供水管道改造施工,有效降低了扰民现象。